纽约的布鲁克林有棵树,有人称它为天堂树,
它是唯一一种能在水泥丛林成长的大树,
不论种子落在何处,都会长出一棵树来,
无论是在围满木篱的空地上,或是弃置的垃圾堆里,
它都能向着天空,努力生长。
摘录:
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并不是一本可以简述剧情的小说,最好的答案是这是个讲述「生而为人的意义」的故事。
有时候一个人在家,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,外头又下雨,但只要想到还有东西喝就会觉得宽慰许多,就算只不过是一杯又黑又苦的咖啡。
他们会尽量在这里等候,因为罗许面包坊烤面包的气味很好闻,还有太阳从窗户洒下来,晒在他们年老的背上,感觉很舒服。他们会几个小时几个小时地在那里坐着打瞌睡,打发时间。在这短短的等候时间内,他们觉得生活又有了意义,甚至觉得自己又有些用处了。
弗兰西的母亲身材娇小,美丽动人,同时也坚韧不拔,拥有钢铁般的意志。她的父亲温暖迷人但却不负责任,最糟糕的是,他有酗酒的毛病。
世界上的家庭组成千千万万,到底哪一种才是好的呢?
这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,一阵懒洋洋的暖风吹过,带来了温暖的海洋气息,树叶在白色枕头上映出变幻的图案。
妈妈还能用霉面包做出很好吃的面包布丁来。材料她用切片面包、糖、肉桂、切成薄片的便宜苹果。等这些烤黄了,她会把糖化开,浇到上头。有时候他们还做所谓的WegGeschnissen。这个词很不好翻译,直译为“用本来要扔掉的面包屑做的东西”。这些煎过的面包屑蘸上面粉、水、盐、鸡蛋做的面糊,然后放进厚厚一层猪油里煎。他们在煎的时候,弗兰西跑到糖果店,买一分钱的冰糖。这冰糖用擀面杖擀碎,撒在这些碎面包屑上,吃之前撒,那时候冰糖要化不化,其味美妙无穷。
弗兰西进到幽暗的前屋,坐到窗口。她不想睡。妈妈和爸爸坐厨房里。他们会坐那里一直说话说到天亮。爸爸跟她说晚上的事,他看到的人,他们长什么样子,说话什么口气。
风儿轻轻的,香香的,暖暖的,从弗兰西头发上吹过。她手扒在窗台上,脸靠了上去。她一抬头就能看见出租房上方的星星。没多久,她就入睡了。
孩提时候的我喜欢倾听,常听大人说:「啊,过去我也有雄心大志!」、「过去我也有梦想!」还有几乎人人都会说的:「要是我能从头再来一次……」我想这些人多多少少都错过了生活的充实。但是我不会,我不会和生活的充实失之交臂。十四岁那年我就暗下决心,在一本有些旧的抄写本上,把我一生要做的事一条一条写了下来,发誓要一条一条实现。但这些计划根本没有实现。我成人后大部分时间都得拚命工作,养家餬口,生活的充实有不少耗在商业世界的竞争里了。不过我还年轻,还乐观,我告诉自己这些都是暂时的,总有一日,我的梦想都会实现。可是一年过去,一年又来,转眼到了中年。孩子们离开了,去了别的地方,追求自己充实的生活。我也开始想:「要是我从头再来一次啊……」。
我得出了一个结论,一个放诸四海皆准的结论,那就是活着、奋斗着、爱着我们的生活、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,那就是一种实现。生活的充实常在,人人皆可获得。
在无数人心目当中,‘布鲁克林’这个词本身和难忘的早期家庭体验联系在一起,渐渐成为一种化身,象征着人生早年的贫困,象征着邻里生活,象征着青春本身。同样,它也象征着渴望、追求,象征着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梦想。
《布鲁克林有棵树》中说的树是臭椿树。这臭椿树有个美丽的英文名字,叫treeofheaven,亦即天堂树。这是一种少有的连水泥地上都能长起来的顽强的树。小女孩弗兰西星期六的时候,会去图书馆,想把图书馆里所有的书从A到Z,每一本都看过。星期天下午,她会拿着借来的书,在布鲁克林,坐到太平梯口,藏在浓浓树荫里,在这里看著书,做着白日梦。这样的闲暇,让她超越了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困顿。穷人是怎么快乐起来的?他们的快乐是那么少,所以当他们拥有的时候,就千百倍地去享受,以至于你给他们一棵臭椿,他们也能看到天堂。
那么问题来了,这么美的树为什么有个这么臭的中文名啊,😂
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,会不断吸收父母的精神传承。
就像美剧《This is us》里面的Jack。他影响了整个家庭。
生活并不公平,可是总能应付过去。
生命的充实自在,在于懂得爱你生活中的一切悲欢。
始终保持着尊严和信念,梦想着一个和过去和现在不同的未来。
摘录完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布鲁克林,只愿你找到自己的弗兰西。